?
通川區農業農村局:關于《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達州市通川區行動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讀
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
達州市通川區行動方案》的通知
?通區府辦發〔2024〕16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相關部門:
《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達州市通川區行動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達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25日
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
達州市通川區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省的安排部署,根據《達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達州市行動方案〉的通知》(達市府辦發〔2024〕12號)要求,結合通川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關于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農產品“保安全”“優品質”同步推進,全市統一行動和區鄉鎮梯次推進原則,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革新,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筑牢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通川區質量根基。
(二)建設目標
到2025年,全區重點農產品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農業標準化覆蓋率達到50%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到50%以上,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5%以上,群眾滿意度達到80%以上,適應“天府糧倉”和農業強區建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基本建成。鞏固提升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基本達到國家農安縣創建標準。
到2030年,全區禁用藥物使用得到基本遏制,常規農(獸)藥殘留超標實現根本好轉,農業標準化覆蓋率達到70%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到60%以上,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群眾滿意度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二、建設任務
(一)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1.提升產地安全治理關。開展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對監測區土壤pH值、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等土壤肥力指標長期定位監測,動態掌握耕地質量變化情況。加強農產品產地周邊涉鎘等重金屬企業排查整治。開展耕地生產障礙修復利用試點,受污染耕地集中的鄉鎮(街道)制定年度安全利用耕地實施方案,落實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耕地分類管控制度。建立健全區、鄉鎮、村農藥包裝、農膜等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采取農藥經營門店信用積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等處理機制,落實農業投入品包裝廢棄物無害化處置措施。開展養殖企業(基地)畜禽糞污處置排查,落實不符合排放標準處置整改措施。因地制宜推行種養循環、生產有機肥等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下均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落實,不再列出)
2.提升投入品安全監管關。加強化肥、農藥、獸藥等農資產品監督抽查。加快推進農資生產銷售全程質量追溯,推進農藥、獸藥二維碼標識管理,實現農資監管信息化。從嚴管控限制使用農藥經營網點,在省級農藥經營標準化門店探索農藥處方制度,推行農藥使用作物登記管理。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依法嚴厲查處網絡、電話、游商違法銷售問題。到2025年,全區省級農藥經營標準化門店達到5家以上。(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經信局、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區供銷社)
3.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常年在春耕、秋種等關鍵農時節點聯合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線下“忽悠團”流竄、線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添加隱性成分等行為。暢通農資打假投訴舉報渠道,廣泛發動宣傳,對問題線索舉報者給予適當獎勵,及時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強大震懾。(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公安局、區市場監管局、區供銷合作社)
4.提升科學用藥指導關。探索“肥藥兩制”(農藥實名購買和主要糧經作物氮肥定額制施用)改革,開展化學農藥、化肥使用減量增效攻堅行動和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以下簡稱減抗行動),大力推廣應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機械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肥料減量增效技術。到2025年,全區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60%以上,化學農藥使用保持零增長。50%以上規模養殖場實施養殖減抗行動。(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二)提升全鏈標準化建設能力
5.推動標準化體系建設。按照綠色現代、全鏈打造、無標志標、有標提標的原則,圍繞通川脆李優勢大品種計劃,草莓、藍莓等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建立和完善農業標準體系。按期修訂(清理)到期農業地方(團體)標準,每年制(修)訂1項以上農業地方(團體)標準。(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
6.加大標準化基地建設步伐。推進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和部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場建設,以國、省、市、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產業集群、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為依托,大力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到2025年,建成糧食、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標準化基地1個以上,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骨干基地1個以上,部、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場總數達到10個以上。(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
7.擴大優質農產品供給渠道。推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認定登記,鞏固提升特色果蔬、優質糧油等綠色、有機產品原料標準化基地認定工作,擴大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生產規模。到2025年,全區力爭建設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1個,培育“天府糧倉”品牌精品2個,依托巴山食薈等區域公用品牌營銷體系和支持發展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建設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超市、專賣店1個。(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區經信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供銷社)
8.提高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面。推進農業生產“大托管”服務模式,鼓勵企業、專合社、集體經濟組織等組建社會化服務隊伍,圍繞農產品生產關鍵環節開展專業化、標準化、綠色化技術服務。以行業協會為基石,聚焦通川脆李、草莓藍莓等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組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聯盟,推廣農產品全鏈標準化生產。發揮行業協會、組織作用,培育一批懂科學、會技術的現代化農民,提高標準化技術應用面。(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供銷社)
(三)提升精細化監管能力
9.織密監管網絡。按照“有機構、有職能、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標準,配齊配強鄉鎮(街道)監管員、村級協管員和企業內管員,開展鄉鎮(街道)監管服務站星級化、標準化建設,探索協管員專職化。建立精準監管服務機制,落實農產品生產主體風險分級、信用評級監管制度,推行精準速測、移動巡查。到2030年,在農業產業強鄉鎮和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整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園區建設、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等項目資金,建設鄉鎮(街道)星級監管服務站3個、標準化監管服務站10個,村級服務點10個。(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
10.加強溯源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追溯協作機制,提升網格員追溯服務能力,推動重點農產品全過程追溯。嚴格基地產品攜證準出,推行帶標上市、賦碼銷售,加強執法監管和案件查辦,推動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應開盡開。落實生產銷售食用農產品抽檢不合格批次追溯信息通報制度,加快推動重點農產品全鏈條追溯管理。到2025年,全區新建合格證自助服務站(點)2個以上。(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
11.加強市場準入前端監管。嚴格落實農產品收貯運環節交貨查驗、自查自檢、無害化處理、承諾合格證索要開具等制度。強化畜禽屠宰管理,落實官方獸醫檢疫制度,督促屠宰企業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明確市場開辦主體管理責任,精準建立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檔案,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查驗和區內無證產品反饋機制。到2025年,培育合格證準入查驗標桿市場2個,規范化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10個以上。(責任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農村局)
12.創新監管機制模式。建立主體信用檔案,完善信用評價運行機制,探索推廣“風險分級信用網格”分級監管制度。推動“網格化監管、合格證推行、質量追溯、信用監管、監測預警”等制度機制集成創新,選樹一批典型經驗。著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化、信用化治理水平。(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13.開展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建立農業行政執法、食品安全監督執法、公安刑事偵查聯動機制,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利劍”行動,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對豇豆、雞蛋等重點品種藥物使用突出問題和水產品地西泮超標問題,開展專項攻堅治理,涉嫌犯罪案件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辦理,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
(四)提升監測業務能力
14.加大抽檢力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逐年提高監測密度。到2025年,部、省、市、區各級定量抽檢樣品總量達到2批次/千人,提升鄉鎮(街道)常規農(獸)藥快檢能力。實施農產品抽檢進集群、進園區行動,實現產業集群和主要農業園區監測全覆蓋。(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15.擴大結果應用。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結果信息化管理機制,推動各地各部門抽檢信息互通共享。強化抽檢數據分析和應用,優化結果會商通報、風險評估預警、檢打聯動等機制,問題產品溯源查處率達到100%。(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局、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糧儲中心)
(五)提升社會共治協同能力
16.壓實主體責任。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告知制度和承諾達標制度,推動普法下沉、終端見效。常態化更新生產經營主體名錄,督促嚴格落實生產經營主體生產記錄、質量控制、自查自檢、承諾達標合格證、包裝標識等制度,實施“科學施肥進萬家”“百縣千鄉萬戶”科學安全用藥大實訓,加強小農戶監管,確保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符合質量安全標準。(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
17.發動群眾參與。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整合融媒體和新媒體等宣傳資源,提升宣傳成效和科普法律知識,提振“通字號”農產品消費信心。依托基層司法資源,建立常態化普法機制。發動群眾參與監督,推行有獎舉報制度,在國家農安縣創建過程中,集中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訴求。(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委宣傳部、區司法局)
18.強化應急處置。制定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一次應急培訓。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體系和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網絡輿情監測,科學研判輿情信息,快速處置突發(輿情)事件,回應社會關切。(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委宣傳部、區市場監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業農村局牽頭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達州市通川區行動工作,發展改革、財政、公安、司法、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根據責任分工抓好相關工作,共同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省建設達州市通川區行動工作任務。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省達州市通川區行動的主體責任,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強化工作保障,將相關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統籌保障。
(二)加強隊伍建設。各鄉鎮(街道)、區級相關部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隊伍和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依法配齊鄉鎮(街道)監管員、村級協管員,依法落實考核晉升、有毒有害保健津貼等政策,強化監管、檢測、執法等人員技能培訓。
(三)嚴格考核監管。嚴格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和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相關指標約束。加強對各鄉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考核,定期對監管員、協管員的工作實績進行考核評價。對工作突出的地方、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揚,對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單位按規定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