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萬象更新。來自主城通川區的一組數據,讓達州市民既感驚訝又覺當然——據初步統計,2023年1至11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4%。這充分表明,通川區頂住了國內外多重因素交織疊加帶來的下行壓力,經濟持續恢復,發展后勁十足。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區上下迎難而進、真抓實干,推動經濟持續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持續穩定,經濟社會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
回顧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循著通川發展脈絡,探究通川為什么“能”,一個個催人奮進的瞬間躍然浮現。
揚長
工業突出“智造”消費提質“升級”
推動發展,工業當先。
通川經開區內的固源集團西南醫療產業園智能無塵無菌生產車間里,10臺自動化設備有條不紊地完成醫療耗材的自動生產、制作、脫模、包裝等工作,全程只需1名工作人員管理。
距此不遠,哈創科技(達州)智能制造產業園內的通纖新材料公司廠房內,一條條智能生產線正加緊生產陶瓷纖維半成品,幾名裁剪工人正在沖裁機邊忙碌。不久,這些產品將安裝在汽車尾氣處理器上。
在通川經開區,這樣的智能制造企業還有很多。通川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深入打造川東北食品醫藥、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先行地”戰略部署,不斷放大資源、交通及產業優勢,大力建設以哈創科技(達州)智能制造產業園為龍頭,帝泰克、蜀鷹航空等企業為代表的百億級智能制造產業園,助力工業經濟換道賽跑、加速跨越。
2023年,通纖新材料等百余件“通川智造”產品,在香港、南京、廣東等地推介展示,預計全年工業總產值達375億元。
作為達州主城,服務業歷來是通川區發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通川區圍繞“川渝宜居消費新中心”建設,調結構、興產業、拓場景、塑品牌,推進服務業改革創新,讓群眾從優質高效的服務中增強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認同,成功入選四川首批創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推動消費提質升級,釋放消費活力,“樂享新生活·消費來通川”系列活動拉動消費13.6億元,“羅浮·星光里”、達州記憶等消費場景驚艷呈現,15分鐘便民生活圈基本構建,服務業撐起了全區生產總值的“半壁江山”。
補短
創優營商環境補齊民生短板
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
2023年6月,通川區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3條、惠企紓困10條等“硬核”措施,積極破解民營企業發展難題。
“在項目落地過程中,區里在項目審批、建設等多方面提供了良好保障。”四川錦上錦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廠廠長周健坦言,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了企業進一步加大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2023年以來,通川區不斷創新優化服務方式,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間,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截至2023年10月底,共受理、辦結政府投資項目42件,企業投資備案事項148件,總投資268.11億元,其中總投資上億項目48件,辦結率100%,服務對象滿意率100%。
既要優化大環境,也要抓好群眾身邊的小環境。
2023年,通川區接續推進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啟動城鎮污水治理兩年攻堅行動,打響了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三年攻堅戰。這些涉及群眾出行、環保、住房等民生工程,任務繁重,資金壓力巨大。尤其是危舊房改造,涉改造面積超240萬平方米、惠及群眾超2.5萬戶、總投資達78億元,承擔了全市70%以上的任務。
“干部辛苦一陣子、群眾幸福一輩子”。通川區堅持民生至上,同步推進、全線作戰,交通大會戰“三年任務,提前一年完成”;魏興污水處理廠(二期)全速推進,立下了200天建成的誓言;姚家大院“3天全部簽約、7天騰房倒房”贏得群眾廣泛稱贊。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政通人和、人心向上的通川,正加速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譚楚甲 楊潔 鄭濤)